分享
  • 收藏
    X
    《法哲学原理》读书笔记
    2458
    0

    法哲学原理

    黑格尔,德国近代客观唯心主义哲学的代表、政治哲学家。主要著作包括《精神现象学》、《逻辑学》、、《法哲学原理》、《美学讲演录》、《哲学史讲演录》、《历史哲学讲演录》等等。

    19 世纪初,德国却未能及时跟上时代的脚步。此时的德国在政治上四分五裂,长期以来未能形成统一的民族国家;经济上依旧是封建主义庄园经济占据统治地位,工业革命的进程异常缓慢;对外关系上则屡受强国欺凌,国家利益损失惨重。在这种情况下,德国资产阶级自然无法获得充分发展,也就无力领导民众推动社会变革。此外,法国大革命的流血恐怖与拿破仑战争的失败也使德国资产阶级不愿冒险进行暴力革命来改变现状,更愿意依靠强有力的专制政府来维护其权益,而德意志的统治阶层此时也需要利用资产阶级来为自身积聚财富,于是双方就形成了暂时性的利益同盟。

    1815年拿破仑战争的失败、欧洲封建势力的复辟,使他的政治态度发生变化,放弃了激进的政治主张,开始赞颂现存的普鲁士王国,主张以此为基础而建立君主立宪制政体。《法哲学原理》便是黑格尔在理论与现实的双重维度上为人们应对社会变革提供了全新的建议和希望。在书中,他主要的政治思想有:

    一、伦理发展三阶段

    黑格尔把伦理看成是一个精神性的、活的世界,认为它的发展经历了家庭、市民社会和国家三个阶段。家庭是伦理生活的最基本、最原始的自然共同体。在家庭中,个人实现了自我提升,创造了一个超越他自己的生命实体(家庭)

    随着时间的推移,家庭会逐渐解体,过渡到它的反面——市民社会。在市民社会里,每个人都是一个特殊的个体,他们只追求自己特殊的利益,而不像在家庭中一样有一个超越自我的目标。在这里,伦理似乎丧失了,但实际上,它还是支配着市民社会的。

    最后在国家中,伦理才又充分体现了出来。国家是伦理理念的最终实现,是绝对自在自为的理性。国家高于个人,个人只有成为国家成员才具有客观性、真理性和伦理性。个人只有在国家中才能充分得到肯定,才是自由的。

    二、契约论

    黑格尔认为霍布斯、洛克、卢梭的契约论并不能充分合理地揭示国家政治生活的本质及其内容,因此他提出了自己契约思想。他认为契约是指个人可以通过自由订立协定而为自己创设权利、义务和社会地位的一种社会协议形式。由于任何契约的签订都是自由意志的产物,至少在订立协定的形式上是自由和平等的,即个人作为社会的一个基本单位。

    在契约社会里,人们之间的互相关系则是建立在自由合意的契约关系基础上的,人们主要依靠契约关系来调节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这一社会调节机制本身就具有法治化的自觉性、非人格性和规约性。契约关系的核心是共同意志,是在共同意志之下的财产所有权交换。契约首先是一种人际关系,契约各方保持各方的自由权利,具有“共同意志”,是一种平等的交换关系。 通过契约,我不仅可以通过实物和我的主观意志占有财产, 而且同样可以通过他人的意志,也就是在共同意志范围内占有财产

    三、政治分权思想

    在谈到国家制度时,黑格尔从拥护君主立宪制度的保守立场和唯心辩证法三一格式出发,把孟德斯鸠所提出的立法、司法、行政三权鼎立的民主思想,予以加工改造成王权(单一)、行政权(特殊)和立法权(普遍)相结合的政治制度

    他把司法划归行政范围,特赋予君权以独特重要的地位。在黑格尔看来,国家中的君主正是逻辑上的“绝对理念”,宗教上的“上帝”的体现。逻辑理念包含有单一、特殊、普遍三环节的统一,而国家制度既是逻辑理念的体现,所以也应包含君主权(表示单一)、行政权(表示特殊)和立法权(表示普遍)三环节的统一。这样的国家制度就是他要论证的君主立宪制。

     《法哲学原理》作为黑格尔晚年的一部著作,一方面,运用否定之否定的方法来讨论政治、社会、伦理等问题,这对马克思有一定的启发性,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提供了前提条件。从内容来说,黑格尔关于市民社会、国家及其相关问题的论述为历史唯物主义的萌芽和产生提供了直接的理论前提。

    但是,黑格尔法哲学思想也有不足之处。首先,黑格尔的法哲学主要是为普鲁士王国辩护的。他宣扬君主立宪制是最美好的政体,并宣扬德国即将实现资产阶级与贵族阶级的联合政权,以此来支持当时德国比较软弱的资产阶级,这正是他最保守的表现。其次,黑格尔的法哲学是立足于客观唯心主义基础上的,具有虚幻性。再者,黑格尔法哲学中的“辩证法” 具有非辩证性。他只强调事物在变化发展过程中的量变,而否认事物变化发展中的质变,主张改良,而反对革命。他还把国家制度看作是一种中介,用它来调和资本主义的矛盾,而无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不可调和性,否认矛盾的对立性。

        因此,对于《法哲学原理》我们要用一种一分为二的观点看待,要积极看到它的进步意义,同时,也要明白它的局限性。


    69
    收藏
    点击回复
        全部留言
    • 0
    更多回复
    站长统计

    版权所有: 安徽大学 利群读书会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九龙路111号

    声明:本站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 如有版权问题敬请告知 我们会立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