邬志辉:乡村教育现代化三问
2016-12-06 23:25  邬志辉  教育发展研究 , Research in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2015年01期  浏览:1220  评论:0

摘 要:在城镇化背景下,出现了农村人口大量外流、乡村学校大量撤并的趋势,学术界也出现了“乡村教育现代化的过程就是让乡村学校全部进城、消灭农村教育的过程”的声音。那么,我们还需不需要乡村教育的现代化?需要什么样的乡村教育现代化?怎样才能实现乡村教育的现代化?对此三问,本文从逆城市化潮流、新型工业革命、中华文化复兴、维护粮食安全的高度提出实现乡村教育现代化的战略意义,反思了乡村教育城化论观点,倡导“积极过程主义的教育现代化”实践观,并进行了乡村教育现代化试验。

关键词:现代化;教育现代化;乡村教育现代化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战略目标。中国实现教育现代化战略目标的重点和难点在乡村。如果乡村教育还没有实现现代化,我们就不能说中国教育实现了现代化。新世纪以来,党和政府一直把农村教育摆在“重中之重”的战略地位,采取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特别措施,持续加强农村教育现代化建设,农村教育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与农村百姓的教育期待、党和政府的教育追求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实现乡村教育现代化的任务还很艰巨。同时,在学术界,对乡村教育现代化命题也存在诸多不同的声音,有人认为乡村教育发展的未来方向是城镇化,乡村教育现代化的结果就是乡村教育的消亡。因此,我们不禁要问:我们究竟还需不需要乡村教育的现代化?需要什么样的乡村教育现代化?怎样才能实现乡村教育的现代化?本文拟就以上三个问题进行追问,并结合我们的试验探索予以回答。

一、我们还需要乡村教育现代化吗?

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最显著特征是要素资源的空间集聚,而这又会带动以第三产业为主导的经济构的转型与升级。在这一演进过程中,人口由农村向城镇的流动给城乡教育带来极为严峻的挑战。仅就乡村教育而言,大量学龄人口由乡村流向城镇,乡村学校大量撤并,城镇学校严重超载,大批农村家长为了让子女接受更好的教育而进城陪读。从教育部公布的统计数据来看,1998年乡村义务教育在校生占全国的比例为64.77%,到2012年仅占32.00%,十五年间在校生净减少7888.2万(全国总在校生数也减少了4857.9万),乡村小学由1998年的49.3万所减少到2012年的15.5万所,净减少33.8万所。面对学龄人口的大规模流动和乡村学校的撤并大潮,有人认为“只要不怀疑现代化进程的不可逆转性,农村教育就难以摆脱被边缘化的‘弃儿’命运。如果不能从根本上逆转现代化的历史车轮,那么,疗救农村社会的唯一药方,也许就是加速农村人口的城市化进程,通过从职业意义上‘消灭农民’来解决所谓的‘三农问题’。”[1]也有人认为,“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是任何一个以农业为主的传统国家迈向现代化行程的必经之路,乡村教育的萧条,如同乡土社会的衰落一样,顺乎时势,不可逆转。农村教育的出路和希望不在乡村而在城镇,城市让教育更美好![2]特别是在《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颁布以后,这一观点有了更大的市场。概括诸多学者的观点,他们的主张不外两条:一是现代化的大趋势是人口的城镇化,不可逆转;二是乡村教育的出路在城镇而不在乡村,乡村教育现代化的结果就是乡村教育的消亡。如果乡村教育现代化的最后结果就是自身消亡的话,那我们还需要乡村教育的现代化吗?

    在城镇化的大背景下,我们还需不需要乡村教育,这是一个十分要紧的前提性问题!尽管从世界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是与乡村人口和乡村学校的减少相伴而生的,但并没有使乡村消亡,也没有使乡村学校消亡。关于未来乡村社会及乡村学校的发展,有三个因素值得考虑:第一,逆城市化潮流。许多发达国家在实现了高度城市化之后,又出现了“逆城市化”的发展趋势,人口重新由大城市向环境优美、空气清新、人口较少、民风淳厚的乡村流动,在日本甚至还出现了大城市家长把子女送到乡村学校读书的“山村留学”现象。第二,新型工业革命。随着乡村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特别是互联网技术和可再生能源的有机结合,将为第三次工业革命创造强大的新基础设施。过去,依靠要素资源集聚、以环境污染为代价的传统工业生产方式将向资源禀赋乡村化、绿色能源民主化的现代工业生产方式转变,新型工业化、新型生态化农业、旅游观光农业以及现代农村社区服务业的崛起,也会导致人口向乡村的重新回流与聚集。乡村教育将肩负起拯救患有“大自然缺失症”的儿童、重塑儿童“消失的经历”的使命,并将生物圈变成学习环境。[3]第三,中华文化复兴。中国正走在由“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迈进的路上,但这只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第一步,下一步则是由“经济强国”向“文化强国”的战略转型。梁漱溟曾指出:“原来中国社会是以乡村为基础,并以乡村为主体的;所有文化,多半是从乡村而来,又为乡村而设—法制、礼俗、工商业等莫不如是。[4]中华文化之复兴既不是传统文化的简单现代移植,也不是现代文明的鲁莽取而代之,而应是乡土文化与城市文明的互补共生,这就是为什么《2013年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公报》中所提的“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道理所在。正如温家宝所说:“农村是社会的基础,改造社会必须从改造农村着手,而改造广大农村,必须从发展农村教育入手。任何一个国家要实现现代化,农村教育都具有基础性、全局性的重要作用。”[5]所以,那些主张乡村学校全部进城、消灭乡村教育的主张是非常危险的,既不利于国家大计,也有悖于教育公平,须知中国乡村人口大多处于社会底层,有很多老弱病残等弱势群体根本无法离开乡村,如果乡村学校撤并了,他们就要辍学,如果乡村学校不能现代化,他们的子女就只能在底层社会不断再生产。发展今天的乡村教育、实现乡村教育的现代化就是发展明天的现代社会。因此,我们必须把今天的乡村教育办好,让处在社会底层的农民满意,以实现社会的最大正义。

二、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乡村教育现代化?

    尽管我们不主张轻易撤并乡村学校,也不主张让所有的乡村学校全部进城,但是乡村百姓会选择在乡校就读吗?如果学生家长不认同乡村学校,那么保留乡村学校又有何意义呢?一般来说,乡校生源的外流有两种类型:一是家长带动子女型流动,比如随迁子女。家长多出于经济目的外出打工,并在一定条件下带子女进城接受教育。调查显示,2013年流动人口中,6-15岁子女随同父母流动的比例已达到62.5%。[6]这种乡校外流的生源极有可能成为城市的永久市民,是农民工市民化的主要对象,因此这种外流也可以称之为硬外流。二是子女带动家长型外流,譬如县城陪读。家长进城的主要目的是教育,或因对子女教育的期待或因对乡村学校的不满,他们选择离开乡村流动到城镇陪孩子读书,并顺便找一份零工维持生计。一旦子女完成升学任务,便重新返回乡村劳作。这种外流是暂时性的,大多不以市民化为目的,所以此种外流亦可称之为软外流。生源的软性外流有两个不良后果:一是使乡村学校越来越小型化,难以形成规模效益,而小型化又导致地方政府即使不撤并此类学校也不愿意继续投资。然而,正因为政府不投入才让农村百姓看不到教育的希望,而为了追求更好的教育资源,他们不得不被迫离开村庄进城陪读,从而形成恶性循环。二是大量乡村生源进城导致城镇教育资源承载力严重不足,大校大班不断涌现。而城镇生源的不断增多又迫使地方政府不得不把有限的教育经费投入到城镇,结果使城乡学校之间的基本办学条件差距日益拉大,城镇学校和乡村学校之间又陷入新的恶性循环。

    我认为,努力实现乡村教育的现代化是破解当下双重恶性循环的要务。就当下论,乡村教育现代化的任务主要有二:一是保存在,二是促发展,两者之间互为里表,缺一不可。学校是因学生而存在的,生之不存,校将焉在?校之不存,又何谈现代化?我们知道,乡校生源的减少除了硬性外流以外,主要是由软性外流所致,而软性外流的根本原因是城乡之间的全面教育差距。2013年12月31日,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下发《关于全面改善贫困地区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的意见》,拟通过3-5年投入约2000亿资金实施“全面改薄计划”,彻底改变乡村学校贫弱的基本办学条件,这对乡校的存在来说无疑是一大利好消息,可为乡村教育的现代化提供有力的物质保障。然而,物质条件的现代化并不等于完全的教育现代化,毋宁说,如果没有现代的教育理念、教育实践和教育效果,我们是不能说乡村教育实现现代化的。

    那么,我们究竟需要一种什么样的乡村教育现代化呢?学术界和实践界对此存在巨大分歧。主流观点认为,城市教育是现代的,代表着人类的未来发展方向,乡村教育是落后的,是需要着力改造的对象。乡村教育现代化的过程就是按照城市教育的模样改造乡村教育的过程,即教育的城化。随着近年来乡村学校的大量撤并,学校已经越来越远离乡村社区、越来越远离乡上文化,人们期待能在城镇的校园中培养出适应城市社会需要的现代人。教育城化思维与教育西化思维如出一辙,都是一种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实际上,城市教育本身就是一个总和性的概念,其内部并不存在简单的一致性,换句话说,城市教育之间也是有差别的,虽然许多城市学校是现代的,但也有许多学校依然是传统的甚至是反现代的。因此,简单地用城市化来代表现代化并不科学。与乡村教育城化论相对应,还有一种非主流观点—乡村教育特色论。这种观点认为,尽管城乡教育在培养目标上是一致的,但可供城乡教师使用的教育资源是不一样的,城乡儿童的社会活动空间和主体生活经验也是不同的,现代化的教育不能脱离儿童经验和乡土资源。乡村学校完全可以按照现代的教育理念,利用乡村的自然、社会、产业和文化等特色资源优势,探索出符合乡村社区和儿童特点的现代化教育模式,培养个性全面发展的现代新人。我认为,无论是城市教育还是乡村教育,如果是现代的,那么两者在现代化的精神上就应该是一致的,但走向现代化的路径和方式可能有所不同,我们既无法说城市教育一定比乡村教育更现代,也无法说乡村教育一定比城市教育更落后。由于城乡学校所依赖的自然禀赋、地方文化、社会传统都是不同的,因此完全可以形成“和而不同”的多样化的现代教育景观。而我们所需要的乡村教育现代化应该就是基于乡村资源优势和儿童经验特点的乡村且现代的教育。

三、我们怎样才能实现乡村教育的现代化?

    教育现代化是一个具有双重指向的概念,一方面指向“质的转换”,即某种事物的性质或状态所发生的根本性变化;另一方面指向“转换的过程”,即某种事物向某种性质或状态所作的改变或变化过程。[7]实现乡村教育现代化的过程和路径往往要比指标本身更加重要,因为正是过程才彰显我们是否在用现代化的方式来实现教育的现代化。为此,我主张采取一种“积极过程主义的教育现代化”实践观,并在乡村开展教育现代化试验。

    那么,何谓“积极过程主义的教育现代化”实践观呢?首先,积极过程主义的教育现代化相信,教育现代化是一个不断追求卓越的永恒过程,由于不断受到主体传统观念、社会制度安排和现存资源禀赋的限制,因此,关注“当下”比关注“未来”更重要,解决“问题”比实现“目标”更重要。其次,积极过程主义的教育现代化强调,教育现代化是整体性的,既要向外部系统开放,还要重视系统内部交流,使学校向社会开放,让教育与日常生活联系。学生在校的学业成功并不必然等于走向社会之后的事业与生活成功,因而所培养的现代人不只是手段,还是目的,他们不只会服务于社会发展,还能提升主体的幸福生活。再次,积极过程主义的教育现代化主张,实现教育现代化的路径是多元的,而且不论起点如何都可走上现代化道路。这种积极乐观的现代化态度,会激发乡村教育人的主体内生动力,从而挖掘乡村社会空间的资源禀赋优势,主动以现代精神为指引,从实际出发开展深度变革,探索基于乡村儿童经验的教育教学模式和基于乡村社会文化的管理治理模式。

    2012年始,我们就以积极过程主义的教育现代化实践观为指导,在四川省蒲江县设立“农村基础教育改革试验区”,开展以“现代田园教育”为主题的“乡村教育现代化试验”。基于乡村的自然资源禀赋优势,蒲江南街幼儿园提出“自然教育”的办学理念,形成了“还给孩子幸福童年”、“创设有准备的环境”、“大自然就是活教材”、“坚持幼儿在前教师在后”、“让孩子在真实的世界里主动学习”、“让儿童深度参与自主学习”、“让儿童动手操作主动经验”、“顺应自然因性而教”等一系列现代观念,并且基于这些理念,他们创设了“循环水”、“沙石土木”、“果木”和“小木屋”四大自然工程,以及“自然探索”、“户外运动”、“自主游戏”、“自然区角”和“种植饲养”五大自然课程。南街幼儿园在骨子里是以儿童为中心的,处处体现了对儿童自由、探索、思考、合作等主体性的尊重。基于乡村的第一产业资源禀赋优势,蒲江成佳镇九年制学校提出“茶人同道,自然成佳”的“茶人教育”办学理念,探索出“学校+企业+农民+社区”四位一体、学校与社区共进的教育模式,使学校成为一个社区组织,使社区成为一个教育共同体。基于乡村的历史文化传统资源禀赋,蒲江北街小学提出了“养正教育”办学理念,在继承1902年蒲江县高等小学堂之“留心学童身心之发育,培养公民道德之基础,并授之以生活之知识技能”教育理念的基础上,结合宋代理学家、经学家、教育家和鹤山书院创办人魏了翁的教育思想,积极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养浩然之气,正做人之本”,培养具有厚重底蕴和现代气质的新公民。

    上述这些学校虽是乡村的,但也是现代的,我们完全可以发展出既田园又现代的乡村教育。所以,我呼吁让我们走进乡村,一起来开展乡村教育现代化的试验探索,为中国教育的现代化提供更为丰富多样的思想资源和实践模式。

 

参考文献

[1]葛新斌.农村教育:现代化的弃儿及其前景[J].教育理沦与实践,2003,(12) .

[2]胡俊生.农村教育城镇化:动因、目标及策略探讨[[J].教育研究,2010,(2);胡俊生,李期.城市让教育更美好—再沦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教育[[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2,(6).

[3][美]杰里米·里夫金.第三次工业革命—新经济模式如何改变世界[[M].张体伟,孙豫宁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2.262-268.

[4]梁漱溟.乡村建设理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10.

[5]温家宝.一定要把农村教育办得更好[N].人民日报,2011-09-09(2) .

[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4》内容概要[EB/OL].http://www.chinxpop.gov.cn.

[7]邬志辉.中国教育现代化新视野fMl.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20.

 

 


全部评论(0)
打印繁体】【收藏】 【关闭】 【返回顶部

站长统计

版权所有: 安徽大学 利群读书会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九龙路111号

声明:本站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 如有版权问题敬请告知 我们会立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