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文化的概念、形态和特征2
2017-02-22 19:43  荣跃明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浏览:1200  评论:0

公共文化的概念、形态和特征

荣跃明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 摘 要 ] 公共文化这一概念建构始于资本主义早期阶段的民主化进程,伴随资本主义近代民主化进程而形成的公共领域,在分化为政治公共领域和文化公共领域后,经由体制化而发展成为现代社会的公共文化。但是,基于公共文化具有全民参与共享和非营利的性质,实际上,人类社会的文化从诞生之日起就是公共文化,因而公共文化本质上是一种非生产性文化生产形态。 在历史上,不同国家、民族、地区以及不同时期的公共文化有着形态和内容的差异。 公共文化具有共享性、仪式性、差异性和建构性等特征。

[ 关键词 ] 公共文化; 生产形态; 体制化

 

当前,我国正在进行文化体制改革。 按照党的十六大提出的文化发展战略,将计划经济时期的我国文化事业发展体制,改造成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两大部分。 毫无疑问,全面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不仅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解决我国经济高速增长、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后文化生产力与人民群众巨大的精神文化需求之间的矛盾的必然选择。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把可以纳入经营性文化产业范围的文化事业部分,从原有的文化事业体制中剥离出来,通过对其进行市场化改造,使其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按市场经济的规律进行产业化运作;对原有公益性的文化事业加大政府财政投入,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一步提高公益性文化事业的供给和服务水平。 然而,由于传统体制的影响和文化发展的复杂性,社会各界对于经营性文化、公益性文化和公共文化等概念存在着各式各样的不同理解。 这种状况客观上影响和干扰了文化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 当前,弄清楚上述概念的确切内涵,特别是把握这些概念的形成和历史演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不打算对上述概念进行全面讨论,只就公共文化概念的形成和历史演变作一简要的梳理。 在笔者看来,文化的不同形态具有对应的关系,对经营性文化的理解,只有在准确把握了公益性文化内涵的前提下,才能更加深刻。

一、文化构筑公共空间

(一)“公共文化”概念生成的现代语境在现代主义语境中,公共文化一词与公共领域这一概念具有内在关联性。 所谓公共领域,是指人人拥有的共同的空间。 阿伦特在阐释“公共的”这一术语的含义时指出:“它首先是指, 凡是出现于公共场合的东西都能够为每个人所看见和听见,具有最广泛的公开性。对我们而言,表象—— — 即不仅为我们自己,也为其他人所看见和听见的东西—— — 构成了现实……第二,世界对我们来说是共同的,并与

我们的私人地盘相区别。 就此而言,‘公共的’一词指的就是世界本身。 ”

最早的公共领域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罗马城邦时期,那一时期分享民主权利的城邦政治形式既是最早形式的市民社会,也是公共领域的早期形式。 现代公共领域的形成标志着近代欧洲社会从中世纪的封建社会向近代民主社会的转变。 在这一过程中,公共文化的发展扮演了关键角色,它具体体现为一种具有文化生产意味的活动方式、组织形式和结构关系。 现代政治公共领域起源于 17 18 世纪由宫廷聚会演变而来的艺术沙龙以及街头咖啡馆。

维柯在《新科学》中描述了公共领域的形成过程。 他特别指出了文化 ① 在建构公共领域中的特殊作用。 实际上,公共领域的边界正是由公共文化界定的,公共文化界定的公共领域一方面与私人领域相对立;另一方面,进入公共领域的所有人一致认同某种观念原则和文化价值。

(二)中国语境中“公共文化”的内涵嬗变

中国自“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引进西方先进思想文化,逐步形成了类似欧美按学科划分的知识体系。 但是,在有关文化的知识体系中,并没有引进“公共文化”的概念,也很少有人使用这一概念。 即使有,也只是在较为狭窄的意义上来使用的。 例如,把城市街头的雕塑称之为“公共艺术”,其实际的含义是“放置于公共场所的艺术品”;又如,把面向全体市民的各级图书馆称之为“公共图书馆”,以区别于归属各个部门、单位如学校、科研院所的图书馆,尽管这些部门和单位的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在所有制性质上是一样的,都属全民所有。② 实际上,在 20 世纪的 100 年中,中国人对于“公共文化”概念的使用,主要是从空间上来理解的,这里的“公共”限定词是指面向社会公众的场所,意思近似“公共文化”这一概念最初生成的语境,即指一些特定场所如沙龙、咖啡馆等构成的公共领域。

进入 21 世纪,特别是 2003 年以来,“公共文化” 一词的内涵在中国语境中有了深刻转变。 2004 年,上海明确提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目标,作为新世纪文化建设实践的创新形式,上海市政府投入财政资金,重点推进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东方社区信息苑、东方社区学校、东方讲坛、东方宣教中心、东方文化艺术指导中心等设施建设。③ 随着建设实践的不断展开,“公共文化”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不断深化和扩大。 上海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实践赋予了“公共文化”这一概念在中国语境中的新内涵。 2006 年,《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作为政府文件,首次将“公共文化服务”纳入其中,提出要以公共文化服务均等为原则,完善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等公益性文化设施网络建设;加强以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农村电影放映工程、乡镇综合文化站和流动综合文化服务车等为主要内容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 普及文化知识;建立公共文化发展的援助机制;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公益性文化事业等。 2007 年,《上海文化发展“十一五”规划》进一步明确提出“构建覆盖全面,功能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目标,这一文件所使用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概念,在内涵上不仅涵盖了传统上由国家兴办的文化事业,如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广播电视等,也包括了此前所提出并推进建设的东方文化系列和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等, 还包括了公共文化的管理运行体制机制、公共文化的财政保障、其产品服务的生产供给、群众性文化活动、对外文化交流和对外文化宣传、文化遗产保护等内容,甚至将哲学社会科学事业也囊括其中。

公共文化的概念内涵在中国语境中近年来的急剧变化, 与中国 1978 年以来的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背景密切相关。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改革计划经济时代建立起来的以事业体制为主要特征的文化发展模式,进一步解放文化生产力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成为文化领域推进体制改革、促进文化发展的主要任务。 党的十五大报告中首次将我国文化发展领域区分为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两大部分,明确提出了文化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 而在文化管理体制改革还没有完成,计划经济时代建立起来的文化事业体制中还混杂着文化行政管理单位、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和经营性文化单位,三者的功能、相互关系,以及由此引出的一系列重要问题还没有得到全面厘清的情况下,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这一概念来重新划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益性文化事业的范围和边界, 重新确定其功能、结构和运行机制, 不仅在实践上是一种创新,而且在理论逻辑上具有合理性。

二、公共文化的历史形态及其演变

(一)公共文化的历史形态

在人类文明发展的早期阶段,原始社会的生产力水平很低,人们自觉自愿结成生产和生活共同体,即原始公社。 原始公社的基本特征是生产分工简单、 主要从自然界获取生存资料,人们共享一切劳动成果,也共享文化。 原始社会时期的社会文化基本特征是社会全体成员群体参与文化生产、共同分享文化;这同时表明社会成员之间只有性别和长幼之别,还没有形成以财产多寡为标志的阶级差别。 社会文化的生产通过仪式化的群体参与,以潜移默化的方式,使社会成员接受并信奉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宗教文化、道德观念、生活习俗、财产制度和价值意识,从而发挥促进生产发展、维护生活秩序、保障社会稳定的作用。

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就属于公共文化范畴,孔子把《诗经》的基本特点概括为 “兴观群怨”, 可以说是极为准确地反映了《诗经》 作为西周公共文化的社会功能和基本特征。

在西方文明中,古希腊罗马的神话传说是欧洲文化之源。 同时,它也真实地展示了当时的宗教生活。 实际上,仪式化的宗教文化是古希腊罗马城邦时期的公共文化。 透过这些仪式,处处可见宗教文化对于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和约束。 除了仪式化的宗教活动外,古罗马城邦时期的主要城市里,都建有神殿、剧场、温泉浴室、竞技场和图书馆等大型公共建筑和文化设施。

历史 ① 表明, 文化发展既反映了社会经济发展的状况, 又受到社会经济发展的制约,而全体社会成员普遍共享同一种公共文化,在进入阶级社会以后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只是一种理想。 无论是古代中国、古希腊罗马,还是古埃及、古印度或其他古代文明中,地域的文化差异并不影响各古代社会都有公共文化,同时也无一例外地在这些社会内部存在着多种形态的、差异化的公共文化。 财产的私有制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 社会阶层的分化和冲突,都在公共文化的差异性上得到鲜明的体现。

在古代中国,先秦时期形成的礼制作为公共文化,其内部本身存在着差异,这种差异在《诗经》文本中以风、雅、颂的体裁差别传递出先秦社会阶级分化、贫富悬殊和文化疏离的信息,在千百年的历史传承中,古代礼乐文化逐渐趋向精英化而成为社会上层公共文化的一部分。 但在社会底层,即在民间社会,始终存在着民间大众共享的公共文化形态。 这种民间公共文化以民间习俗的方式,深深植根于基层社会民众的日常生产和生活之中,影响和支配着基层民众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 如庙会作为中国传统中少有的全民性文化活动 [3] ,庙会文化作为民间公共文化几千年来沿续至今,并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变迁不断改变其形式,呈现出强大的生命力。

古代公共文化更多地表现为整体性 “民俗”,所谓民俗,就是民间的风俗习尚。[4](p.1) 民间习俗作为社会下层的公共文化,其主要社会功能是,通过对地域社会的空间组织和再生产宗教信仰、道德意识、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来规范民间社会的生活秩序。

“公共文化”概念的形成史表明,“公共”是相对于个体或私有而言的。 尽管“公共文化”是一个现代术语,但就其实质而言,公共文化是一个社会得以存在和延续的基本要素。 因此,无论古今中外,只要有社会,就必然有公共文化存在。 不同地域、民族和社会形态的公共文化,有着自身的特色,同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不同历史阶段中的公共文化呈现为不同的发展形态。 尽管如此,公共文化随着社会历史的进步而不断改变形式、扩大范围和增添新的内容。

 

文章转载到此,查看原文,请复制下列链接:

http://www.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QueryID=6&CurRec=2&dbcode=CJFD&dbname=CJFD2011&filename=MBDH201103007&urlid=&yx=&uid=WEEvREcwSlJHSldRa1FhdkJkcGkzK1k5WStzQmRZR2FUbVFKWTNsSlR6QT0=$9A4hF_YAuvQ5obgVAqNKPCYcEjKensW4ggI8Fm4gTkoUKaID8j8gFw!!&v=MDc0NzhNMUZyQ1VSTDJmWmVSdUZDam5WN3pCS0MvUFpyRzRIOURNckk5Rlk0UjhlWDFMdXhZUzdEaDFUM3FUclc=

 

 

 


全部评论(0)
打印繁体】【收藏】 【关闭】 【返回顶部

站长统计

版权所有: 安徽大学 利群读书会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九龙路111号

声明:本站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 如有版权问题敬请告知 我们会立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