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网格化治理的探索与创新
——以成都市成华区为例
杨 荣 军
延边党校学报
【摘 要】成华区推行网格化治理机制,搭建网格化治理信息系统,初步构建起以网格化服务治理为核心的社会治理体系。目前,还存在社会参与度不足、网格化治理精细度不够、信息化集成度和对居民回应度不高等问题。应采取政社分开、推进网格化全面覆盖、加强自治体系建设、升级信息化平台、完善政策配套等措施,提高网格化治理的成效。
【关 键 词】网格化治理 ;探索 ;成华区
实施网格化治理,积极有效地在城市基层化解各种矛盾和问题,是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的题中之义。成都市成华区现有 14 个街道,99 个社区(不包括 4 个筹建社区和 2个建制村),幅员面积 110.6 平方公里,总人口 115.73 万人,其中户籍人口 68.65 万人,流动人口 47.08 万人。随着城市化和社会转轨进程加快,成华区在社会管理方面面临的困难和挑战越来越突出,例如多头管理、职能交叉等问题日益凸显,原有的管理模式已经难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因此,加强社会治理创新,实施网格化治理提上了议事日程。
一、成都市成华区网格化治理的探索
2011 年以来,成华区按照中央、省市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要求,搭建“网格问需、集成分解、零距离服务”网格化服务治理平台,把社区网格作为创新社会治理的载体,在服务中管理、寓管理于服务,初步构建起以网格化服务治理为核心的社会治理体系。
(一) 推行网格化治理机制
1出台相关政策,做好顶层设计。就网格化治理中网格的划分、机构人员职能整合、前后台岗位职责以及工作机制等重要环节进行了设计,出台八大规划文件
:社区网格化治理服务的“实施意见”、社区工作者“职数核定方案”
“管理办法” “绩效考核指导意见” “收入待遇意见” “政务事项下沉管理办法”“社区标识标牌和基本配置标准化建设的工作方案”和“社区院落居民自治的指导意见”等“1+7”个配套文件,明确了社区网格化治理服务工作的基本章程和行动指南。采取“出门一把抓,回来再分家”的方式开展工作,实现社区居民“小事不出院落,大事不出社区”,着力构建“社区有网、网中有格、格中定人、人负其责”的管理新格局。
2科学划分网格。2012 年,按照“任务相当、方便管理、界定清晰”原则,按每个网格 300—500 户的标准,将全区 103 个社区划分为 748 个网格,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确保网格构架“无缝隙、全覆盖”。例如,跳蹬河街道根据社区人口、面积、房屋等实际情况,按照“地域相邻、人员相熟、文化相近、构成相似”和“利于形成社会化的服务机制和自治化的自律机制”的原则,将 4 个社区、65个院落划分为 25 个网格,实现全覆盖、无缝隙管理。
3有效整合人才资源。社区机构统一调整为“两委一站”的运行模式,合理核定全区社区工作者人员职数。按每个网格配备 1 名责任人和 1—2 名网格员的标准,全区建立了 1600 余人的网格员队伍,立足“一岗多责、一专多能”开展业务培训,通过每天入院巡格、随时入户问需,做到“三活、三清、三百家”(三活
:即活户籍、活档案、活地图
;三清 :即家庭情况清、网格设施清、隐患矛盾清 ;三百家 :即进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难),确保“格不漏户、户不漏人”。
4实行社区“前后台互动,网格化服务”模式。整合社区党支部、居委会、服务站工作人员及各类协管员进网格,推行 AB 岗制,“A”岗为网格责任人,负责网格内便民服务和管理协调工作
;“B”岗为业务责任人,负责计生、劳动、残联、民政救助等专项工作,每个网格设置责任人 1-2 名,推行“出门一把抓、回来再分家”的工作模式。同时,网格责任人发动并联络一支由楼栋长、综治骨干、居民代表、议事会代表、党员积极分子、志愿者等组成的网格服务团队,形成联动服务工作网络。
查看原文,请复制下列链接:
http://www.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QueryID=0&CurRec=1&dbcode=CJFD&dbname=CJFDLAST2016&filename=YBDB201506013&urlid=&yx=&uid=WEEvREcwSlJHSldRa1FhdkJkcGkyZHNCVEczcVZBM0VvWExRWlhzY0RIaz0=$9A4hF_YAuvQ5obgVAqNKPCYcEjKensW4ggI8Fm4gTkoUKaID8j8gFw!!&v=MDE0NzExVDNxVHJXTTFGckNVUkwyZlkrZG1GeW5oVXJyQVBDL1BiTEc0SDlUTXFZOUVaNFI4ZVgxTHV4WVM3RG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