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严谨为底色,以诗意为染料
——吴理财教授的学术与生活
徐琴 杨刚
吴理财教授认为,以科研为志业最重要的就是打基础。一是实践基础,二是理论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基础不扎实,就会漂浮,不可能做出好的研究。以学术为业的吴老师不仅自身践行着这一信条,更是将这一信条输送给历届学生,在经验世界里为学生们指点迷津,在经典理论中使学生们如梦初醒。
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
吴理财老师可以说是一位从乡镇基层走出来的学者。1991年,吴老师从华中农业大学毕业后被分配至家乡的一个偏远的山区乡工作,成为一名乡镇干部。由于山路崎岖,交通不便,每次下乡工作都要借宿在农民家中。六年的乡镇基层工作经验,使得吴老师和农村社会底层的各色农民有了深入的接触,对农民的苦与乐有了深刻的感悟,对乡村生活有了深切的体验。同时,由于身处中国行政体系的最末梢,这段经历也使得他熟悉了基层政府的实际运作及其治理逻辑。这段时光不仅成为吴老师人生历程中的重要部分,更为后来从事乡镇研究和乡村治理研究打下了深厚的实践基础。
1996年底,吴理财老师从乡政府直接调到安徽省社会科学院工作,协助辛秋水研究员进行文化扶贫和村民自治的研究。在社科院工作期间,吴老师一直遵循辛老的教诲:“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除了下乡调研,一有时间他就把自己关在办公室里埋头读书。深受辛老主张的理论联系实际、社会科学也需要实验的思想影响,吴老师在学术研究中始终注重对中国现实问题的调查研究,从不脱离社会实践的需要。
从教以后,吴老师屡屡教导学生要关照现实,要注重对自身现实关怀感的培养,而学生们也一如当年的吴老师,始终将这一信条铭记在心间。吴老师说:“社会科学研究者选择研究方向,一定要同现实需要结合起来。社会科学研究一定要服务于社会实践,研究社会实践中的‘真问题’,而不是坐在家中凭空想象研究题目。政府迫切需要的是那些能够切实解决现实问题的研究成果,因此,结合社会现实问题研究,将大有可为!”
快乐读书,利在人群
2015年,利群读书会荣获“湖北省十佳青年书香号”,2017年利群读书会再次荣获全国高校“阅读推广”优秀社团,这个读书会正是由吴理财老师于2004年发起成立的。
利群读书会以打造“学术共同体”为宗旨,以“阅读经典”和“阅读社会”为机制,秉承“从书斋到田野”的培养方式,将阅读经典与实地调研相结合,利群学人们在利群读书会里自由地讨论,快乐地成长。于所有利群学子而言,利群读书会既是一个学术共同体,也是一个大家庭;吴老师不只是学业上的导师,更是这个大家庭里的家长。
目前,读书会已经走过了十几个年头,举行了一百六十余次会议,在这十几年里,无论多忙,每逢月中月末吴老师都会按时参加读书会,即使出差在外下了火车,哪怕是不吃早饭,也要和学生们围桌而坐,一起交流当月的读书心得或困惑。在吴老师的身体力行之下,读书会的每名成员每月都认真阅读经典著作并写读书笔记,会上积极讨论,思想的火花在利群读书会里激烈地碰撞着。此外,每年寒暑假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都有社会调研课题,在此期间,吴老师便把读书会开在田野,培养学生们阅读社会的能力,并及时召开会议交流调研心得与经验,探讨学术论文的写作。
吴老师还亲自建设了利群读书会的网站,开设了理论探讨、推荐作品、观察评论、创新案例等8个栏目。同时,他还利用QQ群、微信群,随时跟学生动态联系,激发大家读书学习的兴趣。
吴老师总是向同学们灌输这样一种理念——“读书是一种快乐的生活方式”,“快乐读书,利在人群”。在吴老师的悉心指导与培育下,利群读书会走出了一批又一批的才俊青年,每位学子都以利群学人的身份而自豪,都为自己身为吴理财老师的学生而感到庆幸和骄傲。
生活,也可以很诗意
浏览吴理财老师的朋友圈动态便会发现,吴老师实在是一个很会生活的学者,在潜心学术研究之外,还葆有一颗对生活充满热情的心。
与学生东湖骑行,以湖光山色为背景,或是探讨学术与热点时政,或是交流师生情;与妻女散步校园,手挽手话家长里短,共享家庭温馨……吴理财老师是一个能够随处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并乐于用图片的方式予以记录的一位学者。在他的相册里可以看到华师校园风光的一隅,也可以品味到学生们集体外出郊游的喜悦,更可以感悟到他对家庭幸福时光的珍惜。生活塑造着人的品性,这大概就是吴老师温文尔雅的原因吧。
以严谨之心对待学术,以诗意的态度面对生活,这就是我们的导师——吴理财教授。
河南驻马店农村调研晚上讨论
指导学生
读书会
利群读书会荣获湖北省“十佳青年书香号”
与博士生东湖行
江夏八分山行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