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读书社的兴衰与新生
2016-11-01 22:55  王子舟; 马艳霞  中国图书馆学报 浏览:1513  评论:0

     摘要读书社是20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出现的新生事物,是历史发展到一定时期的特殊文化现象。读书社分营利与公益两种性质。运营模式有加盟连锁型和文化阵地型。读书社的运营时间平均为10.6,最长的18,最短的3年。运营前期发展迅猛,中后期发展缓慢甚至萎缩停办。在新的历史时期,读书社的“补位”作用依然很大,读书社的优势尚无替代品取代。在未来发展战略中,各类型读书社应处理好与民营图书馆的关系,注意做好市场细分,继续走双赢的发展路线,让公益型读书社成长壮大起来。参考文献31

    关健词:读书社 社会阅读 图书馆事业 文化现象 公共文化资源

1引言

    读书社是20世纪80年代随着社会改革开放出现的新生事物,是历史发展到一定时期的特殊文化现象,曾经一度广受社会公众关注。最早且最有影响的读书社发端于1987年河南郑州的“读来读去读书社”。这种新颖的“无墙图书馆”的运作方式得到社会广泛认可,也使其声誉鹊起。此后,读书社便在全国大中城市迅速发展起来。全国地市级以上城市都曾先后出现过读书社的踪迹,其中省会一级城市大型连锁书社约10家左右1。由于读书社对图书馆有着一定程度的替代性,它也曾引起图书馆学界的关注。十几年来,有的读书社已经沉寂,有的仍在延续。下面我们对读书社的发展进行一下总结,分析其兴衰背景和原因,探讨读书社在今天的条件下定位及重获新生的可能与方式。

2读书社的历史状况

    为全面了解读书社的发展状况,把握其管理运行特色,现以创办时间先后为主线,13家有较大社会影响的读书社作一简要回顾,内容包括创办时间、创办主体、经营宗旨、发展规模、运营时间以及运行规则与特征等。

    (1)郑州市读来读去读书社。1987年由张少鸿创办,2001年被查封,运营14年。创办初期曾提出为一切读者服务的经营宗旨。1994,发展到拥有50名员工、10个分社、70多万册图书、3以洲)余种杂志、将近9万名读者的规模,成为当时注册资金1000万元的河南省最大的私营企业。其运行管理特点表现为:办证手续简单,凡交10元押金、10元租金即可以在不同地点、时间与任何一个分社自由交换有“RRR,标记的书刊;读者可以一天多次调换读物;书社没有节假日,遍布市区各网点每天24小时营业。如果一年后读者要求终止借阅,押金可全部退还。后因非法吸收社会存款5.3亿元被查封23

    (2)安阳市读去读来读书社。1988年由杨清合创办。从开业至1991年的3年时间内,先后投资60多万元,安置50多人就业,购买了40多万元的图书,发展至6万名读者。1993年在此基础上成立了超集团,发展重心转向房地产、工业、农业等领域。1998年,由超越集团下属超越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发起成立了安阳市读书俱乐部。这是一家经安阳市民政局注册的群众性社会团体,俱乐部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如“读书杯”少儿书画大赛等。2004年超越集区已经拥有资产10多亿元,员工20(10余名,其中各类中高级管理、专业技术人员400余名。但自1993年以来,发展重心已偏离读书社4

    (3)西安市读来换去读书会。19913月由阮杰创办,旨在弘扬民族精神,发展文化产业,开拓书会市场,提高国民素质。现有直属连锁书店近20家,拥有藏书90多万册,每天流通几万人次,每月更新图书两次。使用先进的图书租售管理系统软件,开通界面直观、信息丰富、检索灵活、有个性化定制服务的网站,发行经国家版权局备案注册的防伪“读书卡”等。2005年又推出加盟连锁业务,现已形成以文化古都西安为基础,陕西为中心,辐射全国的连锁式特许加盟读书会。至今已有巧年的经营历史5

    (4)福建南平市延平区乡镇读书社。1991年由南平市延平区各乡镇政府创办并发展至今。它以“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为农村经济、文化建设发展服务”为宗旨。延平区共成立16个读书总社,遍布所有乡镇,有流动点23个。截止1998年,共有读书社社员18400多人,占农村总人数6.5%,藏书60700册,人均0. 2册。该区各乡镇政府重视读书社建设,每个读书社都有专职或兼职工作人员管理,并有固定的场所、必要的设备和经费。多数读书社根据市场规律,开展以文补文、实行有偿借阅为主的服务方式,基本上解决了读书社经费问题,做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较好地统一6

   (5)昆明市博览读书社。1992年由罗明生创办,以“全心全意为读者、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服务”为宗旨。投资250万元购买新书20万册,建起10座图书馆、5个大型图书销售门市部和1座大型仓库。目前全社馆藏图书300多万册,办证6万多人,累计接待读者700多万人次。拥有流动售书、借书车14辆,共行程300多万公里,遍及全省120多个地州市县。该社每天开放12小时,全年营业。办理借书证手续简单,一人办证可多人使用。借书时间、换书次数不限,允许读者之间自行交换图书。并对现役军人、学生、教师和残疾人实行借书优惠。从1995年又建起了200多个公共读报栏。至今仍在运营7

   (6)北京市读书服务社。1993年由刘新创办,在北京共有10家连锁店。成立之初,凭借其廉价的借书条件赢得不少市民的欢迎,大批退休职工成为该社的忠实读者。后因该社用“代办证”的方式(返还10%的高额利息)向书社老读者非法吸纳资金,20034月关闭,运营108

   (7)广州市每日阅读读书连锁店。1993年由孙杰创办,奉行“扶贫扶志,治贫治愚”和“穷人因书而富,富人因书而贵”的理念。初始开设连锁店5家,在一个月内,服务7万人次,后拓展连锁店36家之多。采用“一卡通”的服务模式:办理一张阅读卡,便可在该公司属下任何一间连锁店借阅。读者平均每天只需花费39分钱。在形式上,完全打破了传统的图书租赁模式,也打破了郑州读来读去以杂志租赁为主的经营方式。1997年后,该社又将经营范围扩展至农村,运作“千村书屋”,倡导全民读书9

   (8)深圳市同人读书社。1993年由深圳市总工会职工靖建瑞创办,是为解决企业职工特别是外来打工者借书难、读书难而设立的连锁式公共图书阅览室。读者一年之内只要拿山30元作押金,10元租金,再交2元书卡工本费就可以在读书社的任何一个书屋借书。在全市8个工业区建立20余间连锁书屋,藏书8万册,接待读者80万人次。后因部门改组和经费困难在运营5年后停办。

   (9)抚顺市满天飞读书社。1994年由抚顺市图书馆创办,以“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导向,以追求社会效益为最高服务宗旨。在居民集中区建立3个分社,至19953月,共发展读者2254人,流通书刊53967册次。书刊借阅不受时间限制,在读书证有效期内由读者自行决定还书时间;书社设有多处服务点,方便读者借还;读书证分年证、季证和月证,价格低廉。1997年因书社持续发展缺乏资金停办,运营仅310 

  (10)湖北咸宁市华中希望读书社。19%年由游峰创办,至今运营良好。以“服务读者,传播文化,财富共赢,精神守望”为宗旨。10年来,在“起步小城市,突破大城市,挺进乡镇店,覆盖全中国”的市场开拓策略推动下,在武汉、北京、成都、广州、上海建立了5个总部,于国内30个省区、1000多城市开办了3600多家华社特许店,提供10000个就业岗位。现拥有会员读者1001多万。该社通过发行面值36元的“希望卡”代替传统的租书证,并推行“一人办卡,多人受益;一处办卡,多处可用;一次办卡,长期有效”的服务方式11

   (11)福建省永定县农村读书社。19%年,湖雷镇莲塘村老协会创办全县第一个农村读书社“莲塘村读书社”,此后在永定县各乡镇政府支持下,读书社纷纷成立并发展至今。它们以“倡导读书、传播知识、推动社会文明与进步”为主旨。目前全县24个乡镇共有读书社44家,其中乡办2家,个人办3家,村级39家,服务区域人口达6万余人;总藏书7. 6万册,每个读书社藏书1000~2000册,阅览室面积大部分在20~30平方米。当地政府关心读书社的兴衰,并将读书社建设作为绩效目标之一。这些读书社在传播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素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12

   (12)武夷山市一分钱读书社。2000年由左国栋创办,以“花最少的钱读最多最好的书”为宗旨。书社创办两年间在附近乡镇共发展8家分社,藏书量由3万册发展至10万册,读者达4000多人。其收费机制为:凡参加该社者,首月按每天一分钱计算,以后每月每天增加一分钱,一年需23. 4元,加之借书卡工本费9. 6元,总计33元。对于零星读者,支付1元钱茶水费,可免费在社内读书一天。这种服务机制缓解了农民学知识的需求与农村文化阵地弱化之间的矛盾,改善了农民读书难、买书贵、藏书少的状况。至今运行良好13。    

   (13)浙江临海市大田镇现代农民读书社。2001年由大田镇党委镇政府创办,镇文化站组织实施。提出了“面向新世纪、传授新知识、培育新农民、建设新大田”的服务口号。共建设大中小4个固定教室、1个图书阅览室、10个图书点和1个电子阅览室。现拥有各类图书近万册,报刊杂志30多种,电脑23台,党员干部科技示范园1个,各类示范基地400多处。先后发展6000多名农民成为读书社社员,开办各类培训班印多期次,受训农民达3万多人次。该镇建立了多渠道投人、多部门联动、多制度配套的保障机制,确保读书社持续、健康发展至今14

3读书社的发展分析

3.1读书社的性质

    读书社是一种自发的文化现象,初期的读书社主要以在城市连锁设点为读者办证为特点,以低廉的会费租借书刊为经营方式,用河南安阳“读去读来读书社”负责人杨清合的话说,读书社是“相当于公共图书馆的公益式或半公益式文化事业”。15它作为市场主体创办的文化企业,却进人了社会公共事业领域,提供公共物品(知识)服务,所以从本质上看,读书社属于半公益文化企业。读书社提供公共物品及其收费的低廉性具有某种公益倾向,但服务收费以及又不像图书馆那样承担文化保存的责任,说明它不是一个完全的公益组织。值得注意的是,近几年来纯公益性的读书社正在不断出现,并且主要在农村扩延,如浙江临海市大田镇政府办的“现代读书社”,主要向农民免费提供培训、阅读、娱乐为主要服务;云南巧家县城马草巷孙世荣个人办的“孙世祥读书社”,其图书来源于作家孙世祥(创办人兄长)生前藏书、社会贤达的捐赠及自筹资金所购。该社不仅提供免费借阅服务,而且还举办公益性的传统经典的讲解、诵读活动16。从今后发展方向看,营利与公益两种性质的读书社,它们走的发展道路会有很大的不同,这需要我们进一步观察和探讨。

3.2读书社的运营模式

    (1)加盟连锁型。此类读书社主要以图书期刊租赁、发展连锁经营与业务加盟为主营项目。连锁经营是现代商业经营的最佳模式之一,它有投资少、品牌积累快、促销成本低、服务价格低廉、运营风险小、市场覆盖面大、短期内就可见到回报等优点,一直是个人出资办读书社所采用的主要运营模式。这类读书社成功率很高,90年代中期以后,许多新办读书社还采用这种模式,如山东省德州市德城区的“期刊总汇读书社”,下设6个连锁分社,1995年开办不久,每个分社已有800多种、8000余册期刊,读者发展近万人17。特别是湖北咸宁的年轻人游峰创办的“华中希望读书社”,采用“希望卡(会员制)十特许店(特许经营)”的经营模式,10年间发展迅速,成为国内最大的加盟连锁型读书社18

    (2)文化阵地型。此类读书社主要是官助民办,走的是非经营性发展道路。如1998年汕头民航站团委根据单位远离市区、年轻职工多的特点创办的“青年读书社”19;2001年福建永定县为丰富农村文化生活办的40余家农村读书社;2001年浙江临海市大田镇党委和政府为农民学科技而办的“现代读书社”等。后者是一个“官办民助”的读书社,起因是镇党委在举办农业技术培训班时,发现自发前来听课的农民很多,于是选定4000平方米的房屋空间,创办了“现代读书社”,开辟了图书阅览室、培训教室、电子阅览室,还建立了大田镇网页。此后,读书社利用民资,还办起了“农民娱乐村”,内有影视厅、卡拉OK厅、健身房、篮球场和游泳池,每到夜晚或农闲,娱乐村就成了全镇农民的好去处。读书社每月组织二至三次的群众性文体活动、如乒乓球赛、象棋围棋赛、台球赛、猜谜、舞龙、舞狮、文艺会演、书画展览等大型文体活动。读书社还组织了一支40多人组成的文艺演出队,自编、自导、自演文艺节目,定期在乡间巡回演出20截止2001年,该镇已有6000多农民成为社员,读书社已经成为当地传播先进知识文化的学习与娱乐中心。

3.3读书社的发展周期

    民间读书社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借助媒体的宣传很快形成了一个发展高溉前文所列13个读书社有8个是在这一时段发展起来的。13个读书社运营时间平均为10. 6年,最长的18(西安“读来换去读书社”),最短3(抚顺市“满天飞读书社”)。读书社一般为前期发展迅猛(包括藏书数量、网点布局、读者数量等),中后期发展缓慢甚至萎缩停办。以郑州“读来读去读书社”为例。1987年,郑州的“读来读去读书社”开办4个月,读者达6万,借阅期刊70万人次,相当于郑州市最大的图书馆全年阅览期刊人次的30倍,据不完全统计,1993年河南省全省各级图书馆有23万个借书证,而一个“读来读去读书社”就有8万读者,几乎占全省读者总数的1/4。张少鸿也因其业绩突出被评为第15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21。但大部分读书社在中后期因资金短缺、管理欠规范而陷人困境,有的读书社最终因涉嫌非法集资被强行关闭,像流星划过天空而陨落。

3. 4读书社兴衰原因

    商品经济的蓬勃发展与公共文化资源的供给不足是民间读书社兴起的历史背景。当时许多有志、有识青年发现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与公共文化事业的不足、缺位已经形成了巨大落差,同时他们意识到商品经济与公共事业的结合蕴藏着丰富的商机。于是在下海经商大潮的推动下,张少鸿、杨清合、阮杰等就从办读书社入手开始了自己人生的创业之路。可以说这个切人口选得非常成功。我们调查读书社时发现了这样一个有趣现象:早期有实力、有影响的读书社基本诞生于我国中部地区,如河南、陕西,即便当今以连锁风靡全国的“华中希望读书社”最初也产生于湖北。为什么它们没有产生在东南沿海发达地区?原因在于,东南沿海城市凭借地利、政策的优势,创业经商、施展抱负的空间很大,而中部地区没有这样的优势,创业者只能充分发挥自身聪明才智来挖掘商机。从这一点来看,民间读书社的崛起,张少鸿、杨清合、阮杰等个人的历史作用应给予高度的肯定。

    但是,此类读书社毕竟是市场主体,以市场手段做公益事业,只能取得微薄的利润。有的稍有管理不慎便亏损,难以为继;有的在“利益最大化”的驱动下,创业成功后立即开始多头出击,从单一经营变为多元经营,一旦“摊子”铺大,资金链紧张,经营风险的到来就是不可避免的了。上文所提早期创办的9个读书社,已经有4个关闭,2个陷人经费困境,还有2个逐步转人其他高赢利行业(如安阳“读去读来读书社”和西安“读来换去读书社”)。张少鸿的“读来读去读书社”为社会基层的文化发展作出过突出贡献,但它的陨落也把市场的察赋体现得淋漓尽致;杨清合的读书社虽然规避了风险,但因它已经发展成为涉足文化、置业、煤炭三大领域的超越集团公司,读书社业务反倒变成了副业,而副业的“鸡肋”效应往往会使其渐渐变成衰业。

    当然文化阵地型的读书社是“官助民办”或“官办民助”以公益形式出现的,它们不存在市场风险,但它们却存在政治风险,如果地方官员把读书社当做政绩项目来对待,那么文化阵地型的读书社很可能会随着官员的升迁或调离而风光不在。

4读书社的新生理由

4. 1读书社的“补位”作用依然很大

    几十年来,国家在具有文化性质的公共物品(如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等)的提供上,整体来说供给不足、分配不公,尤其是在农村。2004年国家对农村文化经费投人30. 11亿元,仅占全国文化事业费的26.5%,低于对城市文化经费投入47个百分点;全国农村38240个乡镇中有23687个文化站需要新建、改建,数量超过了乡镇总数的62% ;全国共有720个县级图书馆无购书经费,占公共图书馆总数的26.4%,而且全国县级图书馆人均藏书量仅为0. 12册,低于全国图书馆人均藏书量0. 3册,更远远低于国际图联人均1. 52册的标准22物质生活上去了,文化生活下来了”—这是国内某些地区社会发展的真实写照,如福建有些山区农村,农民一年还看不上一场电影一场戏,部分山区农村文化设施陈旧不堪,有的乡镇文化站的设备还是一个书架,两个报夹,三副扑克,始终停留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水平。农民看不到新报纸、新杂志,文化活动方式单调,内容贫乏23。基层的文化服务供给不足,为读书社的发展提供了良好契机。随着恩格尔系数的降低,我国城镇居民的文化消费支出比例会越来越大;随着知识社会的来临,社会个体会越来越重视人力资本的投人,休闲、娱乐、读书、学习正在成为一种重要的生活方式。读书社的服务填补了公共图书馆的供给不足与缺位。

4. 2读书社的发展时逢好的政策环境

    2006年新春伊始,国家提出建设新农村的方略。农村需要文化,文化需要农村。农村文化建设的重点就是发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如文化馆、图书馆)建设,采取的方式是以国家和地方的资金投人为主。同时鼓励社会动员和民力资助。如2002年公布的(北京市图书馆条例》就鼓励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兴办图书馆。美国图书馆事业发展得好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全社会办图书馆。基金会、实业家、收藏家乃至书商、善心人士都是图书馆的捐助人,甚至很多图书馆招聘馆长时,募款能力也是要考察的内容之一。由于文化传统不同(如我国人口没有普遍的基督教信仰及宗教精神、国内没有对富人课收高额遗产税的法律规定等),我们国内的民间资本还很少进入慈善、公益领域,社会对图书馆的捐助力度还不大。所以现阶段通过市场手段来从事半公益的事业有着较大的发展空间。2001年以来,各种加盟连锁型的读书社在国内迅速普及,现已达到4000余家左右,发展会员读者近2000万人。可以预见,在好的政策环境培育下,加盟连锁型的读书社会很快迎来一个发展高潮。

4. 3读书社的优势尚无替代品取代

    大众读书,其书刊来源有三个途径:买、租、借。定价偏高的图书杂志,常使消费能力一般的人望而却步;到图书馆借书,渠道不仅狭窄而且有许多不便;租书花费不高且方便,于是成为受群众欢迎的读书方式。但一般的租书店书品单一(主要是武打、言情、侦探类的小说),档次不高,而由现代经营理念生成的读书社,不仅档次高,而且书品多样、新颖(有文学名著、少儿读物、法商书籍、时尚杂志等),在管理上还采用了计算机图书出借系统,在服务方式上也用会员卡一改租书店“押金+租金”原始手段。因此读书社很快受到大众的青睐。每天每本0. 1元左右的低廉收费,网点的合理分布,加上超过10小时的开放时间,可以说,“少花钱、多看书、自由方便”成为读书社延续不衰的精髓。它完全可以成为租书店的替代品。虽然读书社无法替代书店和图书馆,但读书社的“门槛”要比书店的“门槛”(货币门槛)、图书馆的“门槛”(服务门槛)低得多。华中希望读书社在全国31个省区1001)多个城市开办了360()多家特许店,其中有些店就与当地的书店、图书馆相隔不远,但它们能立住脚跟,得到群众的认可,这就很能说明问题。

4. 4新型读书社带来了新的活力

    目前加盟连锁型读书社在民间读书社的发展中占主流地位,但文化阵地型的公益性质的读书社也正在不断产生。如2003年青岛三玄先生办的“公益读书社”,运行方式之一是实行会员制,读者只要存人一种杂志或若干图书,就可在一定期限内借阅店内的所有会员的杂志和图书。此外,它还为会员交换图书提供方便,会员将用过的书交给读书社,给出卖价的范围即可进行相互之间的交换24。 2005年南充市嘉陵区区委宣传部筹办的“市民读书社”,购置6000多册图书,免费向市民开放,每天吸引读者400多人次25。2006年洛阳下岗职工王彪创办残疾人免费读书社,他的事迹被评为2006年洛阳第一季度十件文明新事之一26。这些读书社类型多样,运作方式也新颖可取。它们的出现为民间读书社注入了新活力。

5读书社的发展方略

5. 1处理好与民营图书馆的关系

    在未来的战略发展中,读书社一般能把握好自己与公共图书馆的关系,但如何处理好与民办图书馆的关系,这就需要智慧了。民办图书馆分公益型、经营型(可简称民营图书馆)两种类型,其中民营图书馆会与读书社形成激烈的市场竞争关系。民营图书馆的创办动辄几十万元,实力雄厚,它们从事多元文化经营,包括借阅、咨询、上网、零售、培训、儿童乐园等,在管理上也有一套较为成熟整合营销、内部管理、软件支持等经验,这些都是读书社所不具有的优势。特别是民营图书馆还把读书社的看家本领“发展连锁”学了过来,如山东济宁市的潘跃勇在1999年底成立的济宁市科教图书馆,走的是高端战略,发展相当迅速。2003年抢滩北京,在石景山八角社区成立了北京科教图书馆,接着又在全国建立了20余家连锁加盟馆,而且这些连锁店的经营状况也都良好27。在潘跃勇科教图书馆的影响下,一批民营图书馆正在各地区悄悄诞生,如常州市“欧美特科教图书馆”( 2004)、许昌市“禹州博文图书馆”(2004)、无锡市“收获季节图书馆”( 2005)兰州“穆斯林公益图书馆”(2005)等。面对起卢较高的民营图书馆的壮大,连锁型读书社应该及早制定应对策略与措施。

5. 2注意做好市场细分

    进人新世纪以来,加盟连锁型的读书社在全国发展很快,如湖北的华中希望读书社、诸葛亮希望读书社、湖南的大众读书社、陕西的西部未来读书社等,他们在全国发展的加盟连锁店总计4000多家,会员读者1200余万。不过,这些加盟连锁店主要散布于中小城市,在县级市里尤多。正如起步于湖北咸宁的华中希望读书社,其市场拓展方案就是:“起步小城市,突破大城市,挺进乡镇店,覆盖全中国。28实践证明,加盟连锁型的读书社主要开拓中小城市市场的决策是对的。但是,中小城市市场饱和以后,读书社为了实现有效竞争,一定要选择有利的目标进行新的市场细分:“突破大城市”的落脚点应该放在大城市的城乡结合部上,因为随着国家文化事业的改革,公共图书馆正在进人一个良性发展期,扩张很快,加之公共图书馆、大型书店、街头书报厅等都集中在市中心,市区里的互联网设施也健全,所以读书社的加盟连锁店应该避开大城市的主要市区;“挺进乡镇店”的落脚点应该是每乡镇最好只办一个连锁店,因为乡镇的人口偏少,文化市场落后,文化消费贫乏,多办读书社连锁店会增加经营风险。另外,切不可扩张到村,因为国家正在实施“全国农村图书室援建工程”,“十一五”末期,要在全国1/3以上村委会建立图书室,确保2亿多农民受益29

5. 3继续走“双赢”的发展路线

    图书馆是一种公共物品,它提供的知识服务有很大的外部效应(或称溢出效应)。因此公共图书馆只能由政府通过公共投人来让纳税人免费使用。相比之下,经营性的读书社采用的收费服务,却让所提供的类似图书馆的知识服务具有了私人物品的性质。由于搭便车的存在(一人借书可多人免费传阅),读书社不得不选择低收费策略来保障知识服务的公共物品性质不受到更大的扭曲,否则,“市场失灵”会渐渐将读书社逐出市场。这样一个原因和可能出现的结果,导致了读书社只能走“双赢”的经营发展之路,即一方面要通过收费让自己生存发展,另一方面只能低收费,让广大知识受众从中受益。有时,过低的收费,如一本书刊一天的租金一分钱,会使自己陷人经营困境,那么,有效的策略就是读书社应兼营其他文化项目,如售书、打印、销售文化用品、提供上网等,尽量将自身打造成社区知识交流与文化服务的综合平台。

5. 4让公益型读书社成长壮大起来

    近年来,社会公益组织(如基金会)、企事业单位在参与扶贫活动中已经意识到:对大多数穷人来说,人力资本才是他们最大的财产,投资于人力资本是减少贫困的有效途径。于是,扶贫活动和公益基金更多的转向了提高落后农村人力资本的项目上。如北京天下溪教育咨询中心利用国内外慈善资金在国内捐建公益图书馆,2003年已为云南省弥勒县捐助16个小型图书馆,2006年又推出了“给你的家乡捐一座图书馆”的公益活动,加大基层图书馆捐助力度30。河南省镇平县侯集镇的农村信用合作社,发现辖有23个行政村的侯集镇竟然没有一个图书馆,于是便腾出空间设立了一个帮人致富的“信合图书馆”,收藏种养殖书籍等1. 7万册,免费为农民提供阅览服务,一些得到信合图书馆帮助的农民也因此致富[}3i。随着民间捐助的图书馆不断涌现,公益型图书馆、读书社(二者性质、功能相同)会越来越多。社会由物质小康到文化小康转变的过程中,公益型读书社因其积极的推进作用会受到社会各界的扶助。至于它们的名字叫图书馆还是读书社那已经不重要了。

6结论

    无论是经营性的读书社,还是公益性的读书社,都是我国基层文化事业(尤其是公共图书馆事业)的有益补充。读书社的发展紧贴大众需要,紧贴文化建设,紧贴时代要求,理应受到国家政策和社会公众的鼓励和欢迎。虽然读书社对公共图书馆有一定的替代作用,但公共图书馆不是市场主体,二者还没形成激烈的竞争关系。基层图书馆应该与读书社和谐相处,应该善于学习读书社的管理方法和服务理念,以此来增强自身的活力;而读书社也应向图书馆学习,将文化建设、知识传播当做自己的责任,不能让经济利益超越一切。选择了办经营性的读书社,就意味着选择了一项仅得薄利、多做奉献的事业;选择了办公益性的读书社,就意味着选择了一项只求奉献、不求回报的事业。民间读书社开创了民间力量办公共文化事业的好方式。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自发生成的民间读书社只有不断自我更新,才能不断向社会展示其新的面貌。

 

    参考文献

    1,15虹飞.读书社:能否步出泥沼.中华读书网.[ 2006-05-29] . http: //www. booktide. com/news/20000606/200006060083.html

    2,21杨向明,王平格.来自读来读去读书社的报告:张少鸿与“RRR',文化.图书馆,1994(6)

    3王改琴.发展中的“3R”书社及其对图书馆的影响.图书馆,1995(1)

    4根林,江河,蔚然.民企精神在,.超越”中升华:河南超越企业集团发展纪实.人民日报(海外版)2003-10-01( 4)

    5十年磨一剑,今日把示君:读来换去读书会发展历程与辉煌篇章.华商报,2005-12-12(18)

    6陈其琦.南平市延平区乡镇读书社现状调查及发展对策.福建图书馆学刊,1999(2)

    7谭圣剑.昆明博览读书社给我们的启示.图书馆论坛,1993(1)

    8凌冲.北京读者服务社蹊跷关门.京华时报,2003-04-24( A24)

    9 2004年在全国开拓“千村书屋”全民读书活动诚征合作.中华健康公益项目网.[ 2006-05-291 http: //www.130888. com/news. asp? 1D118

    10李正.创办“满天飞”读书社的实践与思考.图书馆学刊,1995(3)

    11,18周涧一毛钱开启“希望”之门:华中希望读书社创诚信品牌纪实信誉湖北.[ 2005-06-01 ] .http: llwww.2518. com. cn/show, asp? showid = 127

    12陈大富.对我县农村读书社现状的思考.福建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4(1)

    13吴建勋.读书为何只花一分钱?图书馆,2002(2)

    14叶辉.大田镇读书社为农民架设求知桥梁.光明日报,2001-11-25

    16小申.诗书翰墨报桑梓:孙世祥读书社掠影.昭通日报网络版.[ 2006-05-30] . http: //www. ztdaily. com. cn

    17投入10元钱,全年有书看:德州走红‘“读书社”.人民日报,1995-12-23( 6)

    19钟建国.办好青年读书社,培育时代新青年:汕头航站青年创新创效显成效.民航政工,2003(3)

    20临海市大田镇:读书声声起田头.浙江在线.[ 2006-05-31 ] .http://~.zjonline.com cn/node2/node2352/node2352/node2391/userobject12ai520908. html

    22吴晶,周玮.中国农村文化建设巫待解决四大问题.中国文化资源网.[ 2006-05-15 ] . http//www. ccr365. com/channel/topic/2006-04/5669. htm

    23吴洪,陈新华.发展背后的后劲隐优:我省农村文化建设现状调查.[ 2006-06-02] .http: //www. fjwh. net/whxw/2006-02-06-1. htm

    24三玄.办公益读书社,筑全民读书平台.青岛新闻网·青岛社区·闲闲书话.[ 2006-06-06] . http: //club. qingdaonews. com

    25成潮生.免费市民读书社受欢迎.四川新闻网·南充日报讯.[ 2006-06-06].http: //www. newssc. org/gb/Newest/meiti/ncrb/yb/userobject10ai690071. html

    26第一季度10件文明新事评选揭晓.洛阳日报,2006-04-14

    27赵志国.民营资本‘.搅局”图书馆.燕赵都市报社网站.[2005-09-24].http: //www. yzdsb. tom cn/20041011/ca418491.htm

    28我们这十年.华中希望读书社网站.[ 2006-06-04 ] .http://~.2518. tom. cn/show. asp?showid =286

    29徐可.全国农村图书室援建工程启动.光明日报,2006-04-18(1)

    30梁晓燕.把公益行动做到最实处.天下溪网站.[2006-06-06].hnp://~.brooks. ngo. cn/xctsg_briel0l. htm

    31祁万有,杨华锋等.侯集农信社开了间“致富图书馆”.金融信息参考,2005(11)

    

    作者简介:王子舟, 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教授。通信地址:北京大学。邮编100871

                   马艳,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2005级博士研究生。通信地址:武汉市。邮编4300720

 

 


全部评论(0)
打印繁体】【收藏】 【关闭】 【返回顶部

站长统计

版权所有: 安徽大学 利群读书会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九龙路111号

声明:本站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 如有版权问题敬请告知 我们会立即处理